查看原文
其他

之江轩|跟习近平学习如何同群众说话

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-06-22

 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

最近读《习近平浙江足迹》,在浙江工作期间,习近平同志同群众打交道时的语言、场景令人印象深刻,非常值得学习。


比如,在一次农村调研中,习近平同志看到基层干部在座谈会上很紧张,就诙谐地问一位村支书:“当村支书,你在村里是一把手,家里是几把手啊?”

一句玩笑话,引来现场一阵大笑。大家看到省委书记这样和蔼可亲,气氛顿时活跃了许多,话匣子也由此打开,说得很尽兴。

还有一次,习近平同志在嘉兴调研农村交通建设,坐上了101路公交车。车子中途靠站时,习近平同志起身走到有些局促的售票员小金旁边,和他聊起天来。

“小伙子,你们这车很不错啊。他们向我介绍说,这路公交车改变很大,你说说,有什么变化?”

小金激动起来,自豪地说起了他的感受。大家说说笑笑,车内车外都是怡人的风景。


2006年8月29日,习近平在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慰问老垦荒队员


书中还有不少习近平同志和群众唠家常的故事。“电视能收几个台?”“孩子们每周都回家吃饭吗?”“灶台平时在用吗?”“大家平时都怎么打发时间?”……简单的话语,关心的都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,既贴心又实在。

在浙江工作期间,习近平同志曾批评一些领导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时“不会说话”:“与新社会群体说话,说不上去;与困难群众说话,说不下去;与青年学生说话,说不进去;与老同志说话,给顶了回去。”

语言的背后是感情、是思想,也是知识、是素质。学会与群众说话,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部分,也是党员干部的一种必备能力。

这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。去年,笔者刚来金华磐安一个村子里挂职时,有一次,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家门口剥毛豆,便鼓起勇气上前攀谈。

打过招呼后,习惯性地从包里掏出笔记本,打算边问边记。这一下可把老奶奶弄紧张了,最终也没能聊出什么。

归根到底,是自己还没有褪去“学生气”,深入基层的经验不足,不懂如何跟群众说上话。后来,我经常到老奶奶家去,和她拉家常,有时也帮她剥毛豆,她就愿意和我说很多了。

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。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,像自家人那样惦记着吃穿、记挂着冷暖,说出来的话才贴心暖心。
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
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 



往 期 精 彩 内 容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